第七百六十四章 学声音分家产



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小学生之破案之王第七百六十四章 学声音分家产
(苦读书 www.kudushu.la)    第二天天气很晴朗,吴南一觉睡到了日晒日晒三竿才起来。吴欣妍早已经做好了早餐,等着吴南起床吃饭。

    正吃着饭的时候,青木警官突然打了电话过来。说红沙镇发生了一起凶杀案,让他们赶紧过来。

    红沙镇离市区有一段距离,开车差不多半个多小时以后,才出了市区,又开了40多分钟才来到红沙镇。

    这次的死者有三个人,是一家三口,警察已经把房子封锁了起来,在房子外面拉好了警戒线。死者是一对夫妇,还有一个八岁的小孩。三具尸体都已经血肉模糊,看起来已经被砍了很多刀。

    在房子外面挤了很多看热闹的群众。

    青木警官给吴南和吴欣妍介绍案情,十点钟的男性叫做杨华,30多岁,是个木匠。女性死者也是30多岁,是个家庭主妇,和杨华结婚已经差不多八年了。死者的小男孩是杨华和张玉的孩子,刚满八岁不久。

    这三具尸体都十分惨烈,身上被砍了很多刀,衣服都被血染红了。只有那个小孩儿,还算完好,身上的伤痕比较少。

    然后警察开始向周围的群众询问线索。

    很快就有一位邻居站了出来,对警察说,昨天晚上,下了一场大雨,天气有点凉爽,他正在屋里睡觉的时候,突然听到外面响起了一阵吵闹声,然后他出去一看,是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,她一边从屋里跑出来,一边大叫着救命。有女人披头散发,他看不清女人的样子,但是听声音听得出来。

    那个声音正好是死者,张玉的声音。而且从身形上看,还有衣服的穿着,他都认为那个女人是张玉。这个邻居只看了一眼,然后就进门去了,没有管这件事。

    “你为什么不救他?”青木警官问到,周围的警察们也行气愤,见死不救,这人的良心难道是铁做的吗?而且还有一句老话说得好,所谓远亲还不如近邻呢。

    然后周围的邻居七嘴八舌的开始告诉警察,并不是他们见死不救,而是这样的情况发生太多了,他们习以为常,以为这次的情况也和以前一样。我知道这次张玉和刘大成就死了,而且还死得这么惨,他们早知道是这样的情况,肯定会出来救人的。

    根据邻居们的说法,刘大成这一家人,本来日子过得是很不错的,但是后来不知道是什么原因,这对夫妻俩经常吵架,而且张玉经常被赶出家门,披头散发的,也是这样大叫着救命。一开始还有人上去劝说两句,但是渐渐的,这样的情况实在太多了,到了后来去年邻居们也懒得劝说了,因为说了也没用。

    然后第二天的时候,邻居本来约好了和刘大成也要一起上山砍柴的。哪知道敲门没有人开门,邻居感觉事情不妙,于是破开门,闯了进去,发现这一家三口早就已经死了。

    当时的情况可把这为邻居是吓得不轻,赶紧报了警。

    警察还在刘大成的身下找到了一张纸条,纸条上面写着刘大成的遗书,只见上面写着:“这辈子过得很辛苦,为了不让你们跟着我辛苦,我先送你和我的儿子下去了,你们放心,我马上就会下来陪你们的,我们在阴曹地府继续做一家人过快乐的日子,那你的情况想必比这里的好多了。”

    如果单从字条上面的意思来讲,这三个人是自杀的。

    吴南在屋里搜索了一遍线索,脑中灵光一闪,对青木警官低声说了几句话。

    青木警官皱了皱眉头,问道:“这样真的可以吗?不会把事情搞砸吧。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没事的,相信我,这肯定能行。”吴南给了青木警官一个放心的眼神。

    青木警官点了点头,让警察们把群众隔开。然后青木警官来到警戒线前,对群众们说道:“小男孩儿,刘家成和张玉是刘大成伤害的,刘大成杀了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后,然后自己自刎身亡。”

    群众门华山四季,有的人相信,有的人不相信,但是还是相信的人比较多,因为这一家人常常吵架。甚至还有一次,邻居们看着刘大成,拿着菜刀,把张玉追出了家门。

    如果说刘大成杀了自己全家人,这样的可能性还是有的。

    青木警官又接着说说:“但是这个小孩子,也就是刘家诚并没有死。他只是被吓昏了过去,根据我们专家的研究,需要母亲的呼唤,才能将她叫醒过来。现在情况紧急,我们很难找到口技专家。所以现场的人有没有可以模仿她母亲的叫声?我在这里承诺,如果谁能学出张玉的声音,将刘家成叫醒过来。我们会把刘大成一半家产给他,当做奖励。”

    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,很多邻居都跃跃欲试,很快有几个妇女上前,学着母亲呼唤刘家成,可是没有一个人像的。

    苦读书 www.kudushu.la

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

上一页 | 小学生之破案之王 | 下一页 | 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如果您喜欢,请点击这里把《小学生之破案之王》加入书架,方便以后阅读小学生之破案之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
如果你对《小学生之破案之王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 点击这里 发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