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一十九章 上庸城破,曹参开溜!



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大秦之秦皇子婴第三百一十九章 上庸城破,曹参开溜!
(苦读书 www.kudushu.org)    在苏烈解决周勃的时候,在赵佗和掩日欲送美人迷惑和刺杀嬴子婴,在各个国家的国君谋划着自己的利益之时,已经被秦军逼迫退到上庸的曹参,正在上庸城墙上苦苦坚守。

    而这一就整整守了三十三天!

    轰隆一声,一声巨大的响声在城门口响起,然后攻守双方只听到砰的一声,城门口立刻扬起了一股烟尘。

    “城破了……城破了……”

    见到被石炮轰的倒塌的城门之后,不知道是谁忽然喊了一声,立刻产生了连锁反应,不管是秦军还是汉军相互都大喊着城破了,而这一声城破了使得两军士兵的表情截~然不同。

    秦军这一方面是欣喜若狂,而且个个还露出了豺狼般的目光,恨不得将眼前已经脱光衣服的美人狠狠的-揉虐一番。

    而汉军士兵的表情与之相反,在得知城门被轰破之后,他们的士气立刻低落了下来,很多人都开始起了逃跑的心思。

    也正是因为如此,上庸城的城墙上无法站稳脚跟的秦军士兵,在城破之后几乎没遇到汉军原本凶悍的抵抗,很轻松的就占领了一部分城墙。

    城墙上的一些地方失守,都在第一时间被报到曹参这里,而曹参看向一部分城墙已经全是身穿黑衣黑甲的秦军,闭着眼睛叹息一声,有气无力的说道:“传令下去,全军按计划退出上庸,前往旬关……”

    “诺!”

    “为什么要撤退?我们只是丢了一部分城墙而已,只要全军压上我们还可以夺回来。在说就算城墙丢了我们还可以进行巷战,让秦军每走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。”

    说话的不是别人,正是刘邦的少时好友—夏侯婴。

    曾经在历史上因为刘邦被项羽打败,为了能成功逃脱将自己的儿女(汉惠帝和鲁元公主)踢下战车,但是几次都被这个夏侯婴捡了回来。

    在曹参在房陵和秦军死磕之时,夏侯婴在上庸拼命的加固城墙建立防御,目的就是等房陵失守后,能用一座坚城能抵挡住长城兵团的脚步,为周勃等人攻去巴蜀争取时间。

    可是夏侯婴没想到秦军的攻势如此的生猛,仅仅三十三天自己辛辛苦苦加固的城墙,就这样被秦军攻破了。

    他不甘心,不甘心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防御就这样丢了,所以他决定效仿曹参在房陵和秦军打的巷战,也想在这上庸和秦军来一次。

    可是令他没想到的是,曹参这个时候竟然下令撤军,顿时让他非常的不满。

    “你想不通我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?”曹参看着旁边的夏侯婴问道。

    夏侯婴也是个直来直去的主,他听到曹参先说出来,立刻道:“不错我的确想不通,如今我们多抵挡一刻,对周勃他们就多一分支援,可你却下令全军撤退我不明白为什么。”

    曹参叹道:“我也想和秦军在上庸继续打巷战,可是房陵的那一战让我的精锐十不存一,剩下的都是汉中新招募的农夫,就现在的战力如何在和秦军打巷战?若是我还在这里与秦军拼消耗,将人拼关了旬关谁来守?”

    · ·····求鲜花···· ·

    不得不说论战略眼光,曹参甩夏侯婴好几条街,在夏侯婴还想着拼命的时候他就已经想到了后面的事情。而他的这一番话使得夏侯婴哑口无言。最后只能叹息一声道:“你说的很对,我们现在的确不能在这浪费最后的精锐了。”

    于是在得到夏侯婴的同意之后,早就已经安排好撤退的曹参,命令中军和后军缓缓退去,而且还将自己将旗放的高高的让前军看到自己还在坚守还没有退去,使得他们不会崩溃继续拼死阻挡秦军为后面的军队撤离争取时间。

    .... .....

    不得不说曹参的办法非常有效,在几十万大军的征战中,由于视线关系前面的人是无法看到后面的人在干吗,他们只能依靠令旗以及鼓号声执行命令。

    正所谓旗在人在大军便在,而看到将旗依然不倒也没有挪位,这些汉军哪怕心生退意看是一想到军法,他们也只好拼死抵抗着。

    而他们的拼死抵挡给曹参的撤离争取了时间,使得秦军花了不小的代价将前军全歼之后,才发现后面已经没人了。

    “曹参又跑了?”在听到前线士兵的禀报之后,李信下意识的惊呼了一声,随后虎目狠狠一瞪,对着一旁的刘伯温道:“这曹参真是比泥鳅还滑头,在房陵是这样如今在上庸又是这样。”

    刘伯温笑了笑:“他的目的很简单,就是拼死挡住我们为周勃他们争取时间,如今上庸虽然拿下可是前面的一些堡垒还有旬关才是最大的阻碍。相信曹参会在那里等着我们。”。

    苦读书 www.kudushu.org

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

上一页 | 大秦之秦皇子婴 | 下一页 | 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如果您喜欢,请点击这里把《大秦之秦皇子婴》加入书架,方便以后阅读大秦之秦皇子婴最新章节更新连载
如果你对《大秦之秦皇子婴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 点击这里 发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