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六章 御史中丞



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季汉风云录第四十六章 御史中丞
(苦读书 www.kudushu.org)    朝议既定,皇帝即正式下诏——前将军刘备,迁大将军卫将军、宗正刘表,迁司徒;执金吾伏完,迁司空;羽林中郎将伏德,迁卫将军;护军将军、徐州刺史王翊,迁御史中丞;原山阳太守、议郎刘洪,迁宗正。

    作为递补,下邳太守陈群转任徐州刺史;尚书裴茂,迁执金吾;琅琊长史张纮,迁下邳太守;寿春令刘馥,迁九江太守;九江太守陈瑀,转弘农太守;阴陵令何夔,入为尚书。

    刘备三次上表推辞大将军的任命,在皇帝和许多大臣的劝勉下,才接受了任命,原前将军府属吏,少部分出为县令、长,其余皆转为大将军府属吏,又将朱儁原来的属吏,或是外派为官,或是留用。

    在处理任何与皇帝有关的事情,亦或是面对刘协的时候,刘备都非常小心谨慎。毕竟为人君者大意失手,最多丢掉权力,这个年代还没有人敢做弑君的事情;但是为人臣者一旦出了事,陈蕃、窦武乃至何进,就是刘备的前车之鉴。

    早在决定护送皇帝东归雒阳之前,刘备就势力已成,不可避免会为人所忌。他一旦失掉权力,有存亡之忧的,就不仅仅是他自己,还有他的一干旧部。

    刘协派人送密诏给王邑和刘繇的事情,刘备并不知道;召见刘表,谈了些什么事,他也不知。但是虎贲军和羽林军派人到地方募兵的事情,却瞒不过刘备。

    得知此信的刘备,没有觉得害怕、恐惧,而是感到了深深的寒冷。不论如何,募兵这样的的大事,皇帝自然有权力去做,但刘备好歹也是名义上的大将军,皇帝却瞒着他去外地募兵,而不让他知道这个消息。

    仓曹从事贾逵和金曹从事温恢请示,今年是否还按计划继续充实太仓。

    刘备道:“当然要,太仓是国家的积蓄,太仓中没有粮食,国家就没有底气。此外,再额外划拨出一份钱粮吧,陛下养兵也是要花钱的。”

    见二人一时迟疑未去,刘备不悦,道:“我还没老,心里清楚得很。”

    二人这才领命而退。

    王翊的眼线很多,虽然都不在雒阳,但还是很快得到了这个消息,他不禁对年轻的皇帝大为失望。

    “明公,眼下雒阳的诸军并不少,算上八关和邻近的弘农、河东的驻军,足有三四万,已近足够保证雒阳的安全。可是陛下还要募兵,充实禁军,这是陛下对明公不放心啊。”王翊一见到刘备,就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猜测。

    刘备道:“这我当然知道,陛下一边提拔我的对头,一边培养自己的亲信,如果到了这个地步,我还看不出来陛下的想法,那我岂不是愚蠢至极了?不过我也知道,陛下是不会对我动手的,毕竟我对陛下还有用。”

    这倒也是,皇帝也知道,刘表、董承等人在军事上是靠不住的,只有刘备,有足够的实力对付袁绍。如果在袁绍未灭之前就收拾了刘备,不但徐州和豫州要出事,就连朝廷,也要大乱一场。

    “但是,任由这些人在背后胡作非为,机关算尽,我实在是感到不安。当初赵惠文王未必想杀害赵主父,可赵主父不还是死了?何况明公和我等都只是朝中一员臣子呢?”王翊道。

    刘备捋着胡须想了想,道:“子弼说得是,但如果我应对不当,不是更加麻烦?”

    王翊道:“可以如此如此行事……”

    刘备听完,眼睛一瞪,怒道:“子弼何时竟然学会了做违法之事?”

    听了刘备的话,王翊陡然一惊,自语道:“对啊,我不知不觉间,竟然把做违法之事来保证自己利益的行为看得理所当然,难道真的是当官当太久了?”

    他想了想,随即又道:“可是陛下募兵的行为,真的对吗?”

    刘备叹了口气:“等过上个把月,我就要亲自率军平兖。按照孙子的说法,出兵十万,兵车千乘,日费千金,不能操持本业者七十万家,耕作、手工必定会受到很大影响。随即袁绍也有可能南下,若是如此,我也只有亲自率军抵御,需要消耗钱粮不知多少。陛下募兵,一样要花钱粮,可是募来的士兵却不见得立刻便能临阵作战,如从大局考虑,陛下此举,耗费多而收益少,徒损民力,当然是不利的。”

    王翊:“既然如此,明公何不上书阻止?”

    刘备道:“陛下既然不专门通知我,就是不想让我知道,甚至也不想让朝廷的一些大臣们知道,即便知道了,也不想让我们把这件事挑到明面上来。我如果这样做了,陛下会怎么想?”

    王翊:“那就让朝中的大臣们上书劝阻。”

    刘备:“这样陛下一样知道是我指使的。”

    王翊:“明公何时这么畏首畏尾了?”

    刘备叹息不已,道:“不得不如此啊,人言可畏。”

    王翊:“可是陛下此举,是不合规矩的啊,即便是陛下,也不能绕过大臣们就召集军队吧?何况是京畿禁军。”

    刘备:“我们还是议一议征兖州的事情吧,鸿豫,你替我请长史和诸位从事来。”

    郗虑遵命。

    在郗虑一开始为刘备做事的时候,刘备并不怎么看重郗虑,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,刘备发现郗虑是个很有眼色的人,不该问的绝对不问,不该说的绝对不说,一旦献计,则必定中的,而且不居功,不与其他人频繁往来,用起来实在是非常顺手——至少比起王翊来顺手多了。

    不过在刘备眼中,王翊虽然不似以前那般好用了,但依然是不可替代的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既然当了御史中丞,王翊自然也就要履行好本职。

    御史中丞,本为御史大夫的丞,也就是次官。后来汉哀皇帝把御史大夫改称司空,不再管监察,御史中丞就成了掌管御史台的监察官,手底下有两个治书侍御史,外加十几个侍御史,还领导着十几个州的刺史官,天天没事干,就等着抓百官的小辫子。

    王翊把眼睛往朝官的名册上瞅了一遍又一遍,琢磨着拿谁来开刀。

    要说这些朝官们个个清如水,那是绝对不可能的。王翊知道,除了刘备一系的中低级官员,朝中怕是人人都能抓出几件不法之事来。而刘备一系的官员比较清廉,也不是因为他们思想觉悟更高,而是刘备御下甚严,合法收入又颇为优厚。如果有不法之事,一经发现,轻则丢官去职,重则抄家杀头。而刘备御下严格,主要原因一样不是因为不这样会损害政治风气,而是觉得这样做,更能保持好集团的凝聚力。

    对王翊而言,刘表、董承、伏完等人,自然是重点的关注对象,皇帝派到州郡募兵的那些人,也要盯紧了才行。是人都有弱点,只要有弱点,就不愁对付不了。

    放下名册,王翊不由得感慨万分,他向来不喜欢酷吏,对于借国家公器来搞党争人更是十分痛恨,没想到今天自己也有了这样干的机会,并开始实际着手达成自己的目的,真是风水轮流转,活着活着,就变成了自己讨厌的人。

    “小皇帝是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,拿着钱不当钱,可是我不能看着明公让小皇帝胡闹啊,刘子扬设想的制度虽然有点难实现,但似乎还是值得努力一番的。”王翊这样想道。

    “不过,我手下的侍御史好像少了些,只有五个,皇帝也不补齐,估计是想让我自己想办法,看来得再弄几个自己人进来,不然办事不方便。”王翊这样想着,立刻就开始考虑运作一番,弄几个故吏进来担任侍御史——才能如何,都是第二位的,关键是手要狠,心要黑,还要听话。苦读书 www.kudushu.org

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

上一页 | 季汉风云录 | 下一页 | 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如果您喜欢,请点击这里把《季汉风云录》加入书架,方便以后阅读季汉风云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
如果你对《季汉风云录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 点击这里 发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