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十六章:拯救行动



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:明末开山刀第九十六章:拯救行动
(苦读书 www.kudushu.org)    王则之等了两日,没有等来朝廷的任何消息。

    不过,他等来了买马的王先。

    “大人,属下幸不辱命,从塞外蒙古买回八百匹上等战马。”

    王则之听着王先的汇报,眉头一皱。

    他给王先的银两买两千匹战马都绰绰有余,这买回来的怎么才八百匹。

    “大人,属下原本买了两千三百匹战马,路遇鞑靼的兵马被劫了一千匹,幸好属下在归化城买了鞑靼的路引,这才有幸保了性命。”

    王先知道王则之在疑惑什么,立刻开口解释起来。

    “那也应该还有一千三百匹战马。”

    王则之不解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大人,边军啊,过关的时候边军截留了一些,加上路途遥远,死了一些,带回来的只有这些了。”

    王先小心翼翼的说道。

    “辛苦了,先下去休息,战马交给马厩那边的杂役们打理。”

    王则之拍拍王先的肩膀,示意他先去休息。

    “是。”

    有了这些战马,王则之当下就组建了一支千人骑兵。

    幸好,这些人当中有不少人都当过兵,会骑射的不在少数。

    骑兵组建之后,经过简单训练,王则之开始实施他的计划。

    在这期间王则之命柳洋模仿圣旨造了数十道假圣旨,同时,命白玉在小报上夸赞崇祯远在高堂却运筹帷幄料敌先机,提前命大同府坚壁清野,集中兵力抗击鞑靼。

    这也是王则之的计划,他要假传圣旨。

    五月底,大同以北。

    镇边、镇川、宏赐、镇鲁、镇河、镇羌、破鲁、灭鲁、威鲁、宁鲁、得胜等七十多边关堡城,纷纷来了一骑,宣读圣旨。

    这些骑兵是王则之从能够识文断字的军士中挑选出来的。

    圣旨的内容为,坚壁清野,集中兵力退守大同府。

    除了这些堡城之外,还有八百多火路墩,也收到了旨意。

    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…鞑靼率十万大军即将南下,特命大同府各处坚壁清野,退守大同府,钦此!”

    前来宣读圣旨的骑兵,在大同外长城的一处火路墩念完圣旨,收好,打算返回。

    “慢着!”

    此墩内的总旗从地上站起来,疑惑的看着宣旨骑兵。

    虽然他从没见过圣旨,但是他也清楚圣旨都是由司礼太监宣读的,什么时候轮到骑兵宣读了。

    “放肆!圣旨在此,你要抗旨不遵吗?”

    骑兵厉声喝问,这是王则之交代的,不能让任何人看到圣旨,因为圣旨是假的。

    “不敢,末将只是心有疑惑,想要…”

    “大人,大人,鞑子来了,他们抓了咱们的人,用马活活踏死了。”

    这总旗还没说完,墩内负责哨探的军士牵着两匹空马愤恨的呼喊起来。

    至于这两匹战马的主人已经战死了。

    “准备战斗!”

    总旗吆喝墩里的兄弟持械登墙,准备死战。

    他吆喝完抱拳对着骑兵说道:“多谢兄弟前来宣旨,我等军士食君之禄必会行忠君之事,守卫边疆的事就交给我们了,你快快走吧,我们殿后。”

    没有什么比鞑靼来了更有说服力的了。

    总旗返回火路墩紧闭墩门,点燃墩内的示警狼烟。88

    宣旨骑兵眼睛一红,深深看了一眼这个火路墩。

    他按照王则之的吩咐一路行来,只要他把圣旨宣读完,那些守堡的将官立刻领命组织人手撤退,从来没人像这个总旗一样尽忠职守的,更没有一人去质疑圣旨是不是假的。

    一是他们不敢质疑皇上,二是这些人一提到鞑靼就闻风丧胆,恨不得背上长翅,飞回大同府。

    这个火路墩里的军士却不一样,他们中要么是家人惨遭鞑靼的杀害,要么就是军中同袍惨遭杀害,一个个对鞑靼都恨之入骨。

    由于身处外长城,他们时常与鞑靼接战,所以一个个颇为悍勇,见了鞑靼也不会狼狈而逃,而是奋勇杀敌。

    在他们看来,杀一个垫背,杀两个就赚了。

    事实上,大明从不缺血勇之士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先有阉党祸乱朝堂,后有百官结党营私,这个大明未必会如此糜烂。

    这名宣旨骑兵站在一处高地,遥望着被鞑靼大军淹没的火路墩,抹了把眼泪策马而去。

    宣旨骑兵一骑绝尘,直奔大同府。

    路途中的各个堡城此刻都已经空无一人,他们已经按照旨意拖家带口,赶着牛羊鸡鸭退至大同府城。

    骑兵偶尔遇到一些哨探都会大声警告,鞑靼大军已经到了。

    这些哨探闻言连去打探情报的勇气都没有,调转马头就跑。

    骑兵跟在他们身后策马跑了大半日,他的马已经口吐白沫,快要吃不消了。

    晌午之前他总算到了大同府,原本他还想进城换一匹马。

    哪成想大同府大门紧闭,城墙上站满兵勇,一片肃杀之气。

    他来到城外一张告示前,上面写着大同府关闭城门的原因。

    原来是大同的守军为了避免有鞑靼细作混入城中,这才关闭城门。

    细作入城,在混战中打开城门,呼应鞑子进城,这种事曾经发生过,所以他们不得不防。

    各堡城火路墩前来投奔的百姓和军士,进行了区别对待。

    军士们全部进驻城内上城墙防守去了,百姓们却被安排南下投亲,如果没有亲戚的就先去雁门关一带等待战事结束。

    骑兵看完告示,牵着口吐白沫的马徒步向着雁门关而去。

    他向南走了二里,陆陆续续可见拖家带口,牵着牛羊,赶着鸡鸭的百姓。

    越往南百姓越多,不时能听到孩童们的哭喊声。

    骑兵看着这些逃难的百姓心情越来越沉重。

    “兄弟,进来喝口茶,马匹也得歇歇了。”

    路边的茶摊儿上,几个小二模样的人,对着骑兵吆喝起来。

    “谢了,我不用。”骑兵警惕的看着他们,抓紧了手里的缰绳,他以为这些人是开黑店的。

    最主要的是,在一群躲避战祸的流民中,这家茶摊显得过于突兀。

    “莫紧张,天王盖地虎。”这小二看着他谨慎的模样,嘿嘿一笑说出了一句暗号。

    这是王则之交代给他们的接头暗号,这些人也不是普通的小二,他们是在这里专门接应传旨骑兵们回归的军士。

    除了接应骑兵回归以外,他们还负责刺探情报。

    “宝塔镇河妖。”

    “对头,兄弟身份铭牌拿来登记一下。”

    小二伸出手问他讨要铭牌,骑兵从怀里拿出一块儿特制的木铭牌。

    上面有他的姓名、性别、年龄、编号等信息。

    小二拿着他的铭牌核实过之后,招呼茶摊收工。

    原来,这名骑兵去的最远,他是最后一个回来的。

    “一个不少,齐活了,出发。”苦读书 www.kudushu.org

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,请按CTRL+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,以便以后接着观看!

上一页 | 明末开山刀 | 下一页 | 加入书签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如果您喜欢,请点击这里把《明末开山刀》加入书架,方便以后阅读明末开山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
如果你对《明末开山刀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,请 点击这里 发表。